每年的4-6月,教育界必然有两组数据登上头条:一是当年的新高考生数量;二是当年的大学生就业数据统计。2021年的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1078万人,比上一年度增加7万人;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909万人,比上一年度增加35万人,单位就业比例不足6成,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58同城招聘平台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中本科学历占就业生的比例为64%,研究生及以上为28%,其他为专科。按照这个比例,即使排除疫情影响,4年后依然会有几百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毕业即失业,低学历者更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家长们对于高考志愿、录取结果、就读学校、专业选择上如此关注。
(图为58同城平台数据统计表)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次高考决定了今后的职业、学习地点、同学圈、生活圈和事业起点,甚至于未来生活的另一半......可谓一考定“终身”。
高考是一场最公平也最不公平的较量,同样的试卷映射不一样的青春脸庞,一道红线划分了优质与平常。如果不幸因高考发挥失利与梦想失之交臂,不甘心不认命,是发自内心最真实的呐喊。
20年前只要能上公办的学校,哪怕是大中专院校都意味着一个确定的、美好的未来; 20多年的不断改革和扩招后大学开始严重分层,985、211成为某种安全感的代名词,而能否踩上本科线则成为衡量高考成功与否的准绳。
双一流>一本>二本>高职……这一系列学校”歧视链”的背后折射的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潜在的就业焦虑。回归本心,无论最后上的是哪所大学,读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高品质的就业和未来。
优质教育资源=更多的机遇=更优质的教育软硬件加持。
高考失利?不如换个赛道?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教育焦虑最严重的国家,我们用40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教育体系建设,也成就也难免会有不足。自1895年2月开设北洋公学至今,中国近代大学仅126年历史,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知名学府(德国的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则已经有800-1000年)相比更显“年轻”。
同国内的单一教学方式相比,国外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也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培养,国外强调个人才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个性化才能和创造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正因为这一点,一些原本在国内读书时未必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爱捣鼓动手的学生到了国外往往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的优质资源大都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西部省份较少,教育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距,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分也存在和地域关联的现象。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时间投资,优质大学与普通大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同样单位时间内个人能够得到的有效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在国内就业内卷的大前提下,HR以学校名称进行筛选是一个大概率正确的方式,他们的真正使命是为企业找到合适的优质人才,就业难VS招工难成为人力资源界永恒的话题。
如果不甘心18岁的人生被高考分数定位,不希望22岁那年被HR分组,有没有可能换个赛道,让同样的4年成为“逆袭时刻“呢?
他山之石—看德国高中生如何“睿智”超车
德国教育有几大特色标签:静悄悄、低调、双轨制、高含金量,作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强国,教育与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德国的学生在10岁时就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18岁高中毕业时已经开始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心仪的岗位,心仪的工作单位。十几年前,高中毕业生仍然首选通过德国的Abitur高中结业考试成绩向大学申请入学资格,一个学生有可能拿到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Zulassung),但是未来能去哪个企业就业,仍需要自己毕业后努力,大学期间的生活费要自理。
但近十几年来一些睿智的德国高中生开始选择“向企业申请上大学”了,且人数逐年上升,他们申请成功后不仅可以使用企业保送名额入学,还可以每月从企业领取补贴,毕业直接就业,被称为企业里的“双元制”大学生。
什么是双元制大学生?
双元制是德国的一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经典方式,有400多年的成功经验和历史。其核心在于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定制人才,让学生在生产实景和教学课堂两处融合学习,将技术学透学精。
由于这种教育方式贴近生产、有趣且实用高效,受到德国企业和年轻人的广泛好评,并且被制度化法制化,被称为德国的“教育神器”,一直是全世界职业教育界争相效仿的对象。
1968年,德国的博世、戴姆勒(奔驰母公司)公司率先提出将“双元制”理念引入高等教育,企业和大学共同打造高等级的技术人才——大学学士和硕士。其培养方式沿用了原有的企业和学校双元培养的理念,每个学生先向企业申请培养生名额后,由企业保送去对口的德国大学,以企业保送生的名义入学。
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企业持证培训师和大学教授的双重指导,享受企业和大学的双重福利,毕业时获得大学常规学位和对应的实践能力证书。在培养过程中,企业除了承担培养成本还会为这些准员工发放生活补贴,起初只有企业内部员工子女或者优秀青年员工可以得到这样的培养机会。
双元制的高等教育被称作Duales Studium,德语原意为双重学习或双重研究,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被称为Studium +(学历加)人才,他们通常毕业后很快在职场发挥出其双重能力优势,逐渐引起德国社会的重视。
(图为卡尔斯鲁厄工程与经济学院Studium+的介绍)
在2012年德国的《明镜》周刊点名批评其影响社会公平和将会导致新型“职业精英”后,Duales Studium映入德国大众眼帘,近十年来申请人数翻了一番,由内部员工独享逐渐向社会公开。双元制大学生不仅得到了学术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收获,94%以上的毕业生还会被企业高薪挽留且职场前景广阔,因此很多德国高中生把它视为一种更直接绑定未来就业岗位的“超车近道”——对于他们而言,同等情况下申请进入世界名企,高中毕业时申请要比大学毕业后更容易,在企业中的升职机会双元制毕业生也远高于常规大学生。
这么好中国学生能申请吗?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双元制大学生目前的在校生数量已经超过10万人,参与培养的大学达到212所,2000多个专业模块,占应用技术大学总人数的10-15%。
(图为2004-2019年Duales Studium在校生数量)
受惠于中德两国贸易十几年来的稳定高质发展,以及6000家德国企业对未来的中德合作的美好前景预期,2020年起部分德企开始接受中国学生的申请,为企业储备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双语人才--就是说中国的年轻人可以像德国学生一样,申请德国企业的保送生名额,用同样的方式成为德国企业的准员工&委培大学生,高中生、大专毕业生可以申请德国的本科培养生,本科生可以申请硕士培养生。
申请成功后不仅可以享受德籍青年同等待遇,被德国企业以双元方式培养,享受双师教育和带薪(补贴)学习,毕业时获得一张德国工商业协会颁发的职业能力证书,以及和常规留学生一样的毕业文凭,最主要的是可以直接进外企,无论留德工作还是外派回国,都已经超出其他同学几条街。
学生案例<1>
高考失意后不甘心的Stone
你此时的高考失意,同样发生在去年的Stone同学身上。高考后的他,被录取到自己完全不喜欢的普通大学,并且高考重压给了他极大的心理阴影,没有勇气再战。Stone的舅舅是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对德国的教育和技术极其认同,在得知双元制大学生招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告知了其父母。
工薪阶层的Stone一家从未想过自己的孩子可以出国留学,费用还如此经济(总计不到30万元,还每月可以领取1000欧元补贴),就毅然选择了成为德语人的留学路。德语对于初学者不是十分友好,刚入门时Stone感觉比较困难,但在成为德企精英的梦想驱动下,他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和方法,已经考取了欧标歌德B1的证书,正在准备三家德国企业的面试,即将成为德国汉高(Henkel AG)、SLK-Kliniken或Nanz medico培养生中的一员,保送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Trier)或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DHBW)。
学生案例<2>
已签约世界500强的Amy
正在德国语言学校的Amy同学,已经得到了德国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得知可以申请Duales Studium双元制培养生机会后,立即申请加入项目,目前正在和自己心仪的世界500强企业签约中,每月有1100欧元的补贴,单位还将给她餐费补贴、健身福利等,9月份即将入学。Amy的朋友已在德国多年,深知这种方式可以带来的机遇和圈子改变,因此极力推荐她选择双元制路线,提前预定了外企工作的同时还节约了学习的成本。
2020年招收的申请者中,有高考失意的高中生,有大专毕业后希望专升本的学生,还有希望获得德国永居的读研人群,由于第一年在中国招收,参与的德国企业大都为世界知名和隐形冠军企业,包括西门子(SIMENS)、巴斯夫(BASF)、卡赫(Kärcher)、伍尔特(Würth)......,被保送的大学80%为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H),20%为综合型大学,平均每个学生获得3-4个企业的预offer。
(图为部分双元制本硕留学可签约德企)
这些学生在经历3-6年(培养方向不同,学习时长不等)的定向培养后,将成为自己专业领域内兼具学术和实践双能力的新型职场精英,直接获得培养企业的工作合同,赴德满48个月后可以申请德国永居,如果不愿意长期留在德国还可以申请外派回国的机会。
(图为部分双元制本硕留学可申请大学)
很多学霸们毕业后梦寐以求的外企职位,他们在出发时就已经获得,同时拥有不一样的文化、圈子、国际视野和未来的升职空间。田忌赛马,有时换个思维模式和竞技场,结局会大不一样。
人生不应该被一次考试定义,想要30岁成功就别在18-22岁时虚度光阴。没有哪一条成功之路无需痛苦,胜利也没有捷径。在如何成才这个三叉路口,选择的权力在自己手上。
与其在高考的单行道上死磕,成为千万大军的默默一员,不如换一条赛道,多学一门语言,在别人迷茫时悄悄超车,暗暗努力。几年后的突然惊艳,点亮的将是你的整个人生。
德国企业双元制委培生招募
Azubi千人赴德计划
2021秋季招生正在热烈进行中,名额有限。
* 请有兴趣的家长和同学及时与我们沟通,
准备高考成绩及高中三年期末考试成绩单咨询报名。
咨询报名电话
▼▼
400-6656-526
027-88859979
19907136808
近期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