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教育体系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区别,很多国家依旧采取小-初-高的升学制度,而德国却特立独行,采用的12/13年制。那么德国高考和中国高考除了制度具体有哪些区别呢?
关于考试科目
德国考试科目有十几门,但并不是每一门都是必考科目,除了德语和数学这两门必考科目以外,学生只需要从自然类学科和人文类学科中挑选几门自己比较拿手或感兴趣的科目考试,而且跟中国不一样的是作为世界语的英语,在德国并不是必考项目。
除了这些笔试科目外,在德国还需要选一门口试科目,也就是说学生总共需要考3-4门笔试科目加1门口试科目。
在中国除了自己可以选择文理科外,并不能自由选择考试科目,哪怕你非常偏科,所有规定的考试科目你必须得考,这就导致每个学生之间的分数差异比较大的原因。
关于考试分数
德国跟中国不一样,他们没有全国统一的高中毕业考试,德国中学生只要能拿到正常的毕业证书就能申请大学,但是如果想申请到十分理想的大学,毕业证书上的成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德国中学的毕业成绩是一个综合成绩。毕业会考只占毕业总成绩的1/3,其余由高中最后两年的平时成绩组成。这两部分成绩的总合满分是900分,在毕业证书上会换算成6分制的小分,即1分最高,4分及格,5、6分均为不及格。
在中国,无论你高中三年的考试成绩有多么优秀,你能够上怎样的大学只取决于你最后的高考,这就是所谓的“一考定终身”制度。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抱着侥幸态度,必须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脱颖而出。
关于考试氛围
德国毕业会考时间充裕、十分放松,由于德国高中的规模普遍不大,少则二三百人,多则千人,所以每个学生都拥有很大的答题空间,可以随时喝水上洗手间,甚至有些科目可以携带词典作答, 因为德国考试考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
对于有着中国应试教育的经历来说,中国高考是每个学生最重要的一次考核,也是学生去往自己向往大学的必经之路,所以中国的高考氛围肯定是非常紧张的,甚至有些人还会在当天紧张到晕厥,有些学生还会有答不完题的情况,更别说悠闲地上厕所了,计算器和公式表这些更是想都不需要想。
关于考试标准
德国的大学没有统一的分数线,各大学各专业对Abitur的分数要求都不一样。通常情况下,你的分数线可能达不到这所大学的A专业,但达到了B专业,那么你同样能够被这所大学录取。而且虽说德国各州自行组织的考试使得考题不尽相同,但由于各州对教育的投入非常平均,所以对各地考生的影响都不大,比较公平。
在中国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大学都有着不同的录取分数线,每个省市的教育水平比较参差,所以分数线的差距会比较大,不仅如此,每所大学并不会看你的学科分,而是看你的总分来录取。
在德国人心目中,有这样一个观念:良好的品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体现在具体的品德修养中,就是不要求孩子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而是要求孩子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近期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