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一直都是热度很高的关键词。朋友圈的很多些介绍德国企业的文章中,对德国产品的优异品质、员工的踏实感、态度的精益求精等方面甚所嘉许,有篇文章提及:“我看了生产线,和几个工人攀谈,一个油漆工已经干了27年,一个螺丝工也年过半百了,一个负责中国市场的经理的儿子也在这里当工人。他们仿佛都有一颗不跳槽的安静的心”(《秦朔:中国人闯世界,水迢迢路长长——欧亚之旅六章(之二)德国:难以超越的与可以驾驭的》 秦朔朋友圈)。这引起我极大好奇心。我很想知道,德国企业到底有什么魔力,令它的员工终身相许。
对此现象,我不禁有一番设想:天天面对这样单一、枯燥的工作,20多年来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有没有因为心情不爽而使工作质量下滑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新员工接替他的岗位?出现这种状况,是员工自身能力的问题,还是企业制度设计的问题?如果企业内部没有丝毫流动性,员工缺乏提升空间和晋升渠道,如此僵化的人事制度如何能激发员工的活力?如何能令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致落败?
问题先放在一边,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德国工业的背景。
I 德国工业崛起
德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初,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与生产领域完全脱节的。尽管那时“世界科学中心”在德国,但是美国人很聪明,他们在德国拿到学位回国后,不是一味地跑到大专院校里做研究工作,而是进入到市场里去办企业。 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跑到美国一看,发现美国工业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这才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由于德国有基础科学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时间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此后,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最有名的公司,几乎都是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它们直到今天都维持着世界性的声誉。
I 高度强调责任感的企业文化
“责任”二字,在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同样受到高度重视。在戴姆勒,销售把个人责任、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公司的每一名工人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为成功卖掉每一辆汽车而尽自己的责任。 像这样通过企业文化潜移默化,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凝集力和感召力。
I 独特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德国是世界上进行职业培训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其法律规定的有3项:一是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二是企业内部进修,三是由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第三项主要是针对失业人员。在德国,要想找到一份工作,除了必备的文凭外,没有经过3 年专业职业教育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一个传统经营农业生产的家庭,如果其子女没有经过专业农业训练教育,也不可能继承家业来从事农业生产。除了成年人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外,就是对口学校毕业出来的高中学生,一旦被企业录为学徒,首先得进行3 年的双轨制教育培训:每周三天半到四天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技巧,一天到两天去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这期间的培训费用和学徒工资全部由企业负担。
能够系统的学习到相关知识和技能,加上企业对员工的悉心培养,跳槽现象少也就不难理解了。
回到文章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工匠精神”在德国能够兴起?一个工人愿意27年甘当一名油漆工?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
I 历史因素
“工程师文化”基因对于德国企业的重要意义。从这些历史可以看到,德国的企业界有着鲜明的“工程师文化“特征,工程师的性格、处事做派与利益至上的纯粹商人文化是不同的。由工程师主导起家的企业自然会打上深刻的“工程师”烙印。这一点像基因一般对德国企业踏实稳健性格的形成,以及整个国家对制造业的重视方面都产生着具有决定性、非常深远的影响。
I 地理因素
德国的国土面积虽然不是很小,但是毕竟资源和人口有限,限制了它的市场规模,造成激烈的竞争。面对这种局面,如果是中国企业,大部份会通过价格战来消灭对手。但是德国没有价格战的概念,激烈的竞争就促使德国企业朝着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服务能力来锻造核心优势、赢得客户的方向发展。工匠精神就是对设计、加工等能力的持续深度化的追求。 另一方面,到1918年统一之前,德国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只是一群小国的集合。这种情况下,任何想要成长的企业都必须国际化。到国际市场上拼杀,不擅长、不屑于价格战的德企,也只有在提升质量、技术和服务能力形成差异化优势的路上走下去。
I 国家发展战略因素
德国对制造业的重视举世皆知。在经济危机前几年,德国还曾因为过度依赖生产行业,不能足够快的过渡到服务业而饱受批评,甚至被嘲笑。然而到现在,美、日、英等经济强国不但纷纷将制造业回流国内,还在努力研究德国工业4.0。
————————————————————
湖北安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德国双元制本硕留学、工作移民、中德人才交流项目,是「Azubi千人赴德计划」项目方,以“守拙为安、因拙而卓”为初心,致力于帮助更多中国青年通过Duales Studium双元制培养机会,签约德国企业接受纯正德式双师培养,多元发展挖掘潜力,成就未来事业发展新高度,武汉、北京、德国慕尼黑三地联合办公,从签约留学到德国就业、永居办理,安拙留学为中国青年留德成才、就业全程保驾护航。
近期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