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安拙留学 官网!
安拙

「 德国留学」「 技术宜居 」

联系电话报名咨询:400 6656 526
知识中心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德国企业,为什么能称雄世界?

德国企业,为什么能称雄世界?

发布时间:2021.06.24
信息摘要:
来源:《创新与管理4.0》 作者:赵振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德国工业技术创新不断,德国领先推出工业4.0,德国企业很多细分产品都拥有世界50%以上的占有率……一段时间,全世界企业都在竞相研究和学习德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那么,德国企业,凭什么能做到称雄世界?以下有10大法则,可以参考!


法则一

不裁员,德国独特的“短时工”制度


我们知道,在企业遇到较大的经营困难或者经济危机时,典型的美国企业会立即裁员。那么,德国企业会怎么做呢?
德国企业有一个应对经济危机的法宝,就是短时工制度!
这一制度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誉为具有“劳动力储藏”功能的政策。

短时工制度是指企业通过缩短工时、临时降薪、安排培训或休假等措施与员工共同渡过危机,尽量避免裁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高档汽车织物面料制造商洛施公司的销售额下降了20%,但是公司并没有因此而裁撤任何员工,而是利用这个经济低谷时期让员工接受在职培训。
那么,德国老板人傻钱多吗?当然不是。
短时工制度是管理者着眼长远的重要表现:借助这一制度,德国企业可以做好长期的人才储备,也省去了在业务复兴后重新进行人员招聘和培训的费用。这一制度使员工即便在大环境不好或者企业经营业绩差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丢掉工作,这种安全感换来的是员工对企业的绝对忠诚和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
此外,德国企业的长期战略思维还体现在高管的稳定性和薪酬设计、长期的计划和投资决策等多个方面。


法则二

以创新引领市场



“如果只会复制和粘贴,企业永远不会成功。
” 德国产品的主要卖点是技术和创新以及提供的价值,而不是低价。
德国第二大电商奥托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毕尔肯说。
在很多人眼里,创新似乎很神秘而且遥不可及。
实际上,通过持续的、小规模的流程和产品的改进来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是更为现实的创新。即便是在德国企业,典型的创新过程也主要是由许多不会出现在头版头条的、小的提高和改进累积而成的。

大部分德国公司都有一个持续改进流程,并设立专项奖金
宝马公司通过名为I-motion”的金点子计划来持续改进公司绩效。蔡司一度是收集员工建议最多的德国公司员工平均每年提出的建议超过5000多条。


法则三

深耕全球专业细分市场



德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客户和竞争对手心目中建立起标杆地位,高度专注和专业化是核心,这是众多德国企业的共性和经营之魂
将专业化与国际化有效结合,使德国企业如鱼得水,而且这“水”的体量还很大。
一方面,德国企业专注于高端、细分和利基市场,在产品研发和制造的深度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另一方面,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保证了产品营销的广度。
很多德国企业虽然不为普通消费者所熟悉,但是却在全球范围内的细分市场中拥有极高的市场份额和独一无二的品牌影响力。德国拥有2300多个享誉世界的品牌,其中大部分都活跃于某些专业领域和缝隙市场,还有相当一部分霸占着高端细分市场
比如,福莱希公司专业生产宠物伸缩牵绳,在小小的牵狗绳领域,他们赢得了全球70%的市场该公司的口号是:“我们只专注一种产品,但我们做得比谁都好。
同样,”德国的四个豪华汽车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和保时捷加起来占据了全球豪华车市场90%左右的份额。


法则四

基于核心能力开展多元化经营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分为相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两种。
牛津大学商学院的惠廷顿教授经过对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工业企业100 强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备受推崇的相关多元化战略似乎是长期增长的可持续药方,而且可提供稳定的、超过一般水平的财务回报。” 
在相关多元化经营中,新产品、新市场和新客户与企业的核心能力有很大的关联性,企业的不同业务之间可以形成协同效应,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较大的产出,从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在德国,相关多元化是占主导地位的战略模式。大型德国工业企业中始终坚持执行这种多元化战略的著名企业有西门子、宝马、巴斯夫、拜耳等。正因为奉行这一多元化模式,绝大部分的德国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企业不盲目求大求全,而是做深做专;
即便遇到增长瓶颈,也是尽量围绕核心能力进行业务扩张


法则五

与客户保持长期和紧密关系



很多德国企业成功的秘诀之一是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前提下,重视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并通过一揽子服务措施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德国知名的企业管理顾问安娜·舒乐认为,与客户的交流应该是企业管理人员优先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企业高管也要与客户直接打交道,最好能做到贴近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
在一个面向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调查中,有超过75%的企业指出,它们的高层管理人员与客户有密切的私人交往。利贝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希·贝格说:“和客户的关系就像婚姻一样,需要经营和维护。”该公司与1000 多个客户客户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公司成立之初的第一个客户,到目前仍旧是公司的重要客户。


法则六

与同行合作共赢



估计你完全想不到,在德国,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是企业界的共识和普遍现象
德国企业普遍认为,竞争不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而是合作共赢、共生共存;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消灭竞争对手。
全世界豪华车市场形成的德系三强ABB格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奥迪、奔驰和宝马在激烈的竞争之外还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
德国企业同行之间强调团结合作的传统可以上溯至19世纪中后期。《经济学人》杂志甚至认为,“强调合作而非竞争”是使德国成为一流国家的关键原因。
1875年,德国仅有4家卡特尔垄断组织。1905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了385 家! 

在历史上,德国同行业企业间形成了很多“利益共同体”。常见的形式主要有建立同行合作网络、成立合资公司、打造企业集团等。这些是一种较为松散的联盟,同行业企业间可以借由这一平台协调各项政策,从技术专利到行业标准无所不包,成员企业之间还经常交叉持股


法则七

吸引并留住核心员工



百年老店博世公司的创始人有一句名言:“我不是因为钱多才支付高工资,而是因为支付高工资才赚了很多钱。
德国企业极为尊重和重视技术型、专家型人才。
很多德国企业推行专家型的职业发展模式,让他们在企业内部拥有广阔的自我发展和提升的空间。比如,在蔡司公司的专家型员工中,资深首席专家和所谓的蔡司院士与公司的最高管理人员平级,资深专家和首席专家的级别相当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
如果核心员工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公司怎么办?德国企业的做法是:欢迎好马吃回头草。这一现象在德国高科技行业尤为常见。
SAP有一个每年为已离职员工举行隆重聚会的惯例。SAP公司2%的员工、西门子3%的员工都是吃回头草的好马。考虑到这两家公司庞大的员工总数,这一比例背后的绝对数量实在不少。


法则八

稳健至上:谨慎保守的财务纪律



德国有一句谚语:“小心谨慎是成功之母”。这句谚语在德国的企业经营尤其是财务决策中体现得很彻底。
在见证了英美制造业持续衰退后,德国企业对英美产业金融制度和公司管理模式更是不屑一顾,而继续坚持德国式的保守做派。100 多年以来,西门子公司遵循的融资政策是:
把利润的1/3 用于分红,1/3 留作公开的储备金,1/3 作为公司的隐性储备金

德国家族企业的平均股东权益比例达到了43.5%,就算是上市企业也能达到37.6%。较高的股东权益比例意味着企业财务状况较高的稳定性。德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以银行贷款内源融资为主,而对资本市场和私募股权这两种在英美企业常见的融资渠道保持高度怀疑的态度。
德国总共有330多万家企业,其中的上市公司只有830家。
绝大部分的德国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他们做财务决策时有两大原则,即最大安全性独立性
万般手艺千种诀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族企业的世代传承。


法则九

正视冲突



面对问题、冲突时,德国式的典型做法是直面这些冲突,分析原因,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化解冲突,力争化危为机
德国人认为,如果人们能就事论事地、理性地进行讨论和争辩,不但一点不伤害工作中的合作氛围,反而能促进沟通,提高工作业绩。
在德国公司里,如果遇到部门经理之间吵架甚至下级和上级吵架,不要觉得奇怪,因为他们吵完架后又会坐在一起喝咖啡,在参加公司或部门聚餐时还会一起谈笑风生、喝酒聊天。
很多家族企业都制定了一整套企业治理机制或家族决策宪章!
明确规定企业股东、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的权责边界,为各种决策的实施设定规则和方法,以快速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效率。家族宪章虽非万能药,但是可以减轻或消除很多矛盾冲突,使企业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业务层面,而且企业规模越大,越需要家族宪章。


法则十

“未雨绸缪”,适时推出“管理4.0”


德国在二战后的废墟基础上创造了引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使得全世界竞相研究和学习德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为迎接“工业4.0”时代德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提出了“管理4.0”这一新的管理体系。
弗劳恩霍夫协会的亨克教授认为:“要实现工业4.0,得先实现管理4.0。”我们不能只把工业4.0 看成一次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它同时也是一次企业管理革命“人”才是工业4.0 的核心,变革直接影响到的是人,而人要及时地改变和调整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近期热招

IHK职业培训移民

IHK职业培训移民

IHK职业培训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下的传统形式,需要获得职业能力的学生在企业和合作职业学校进行双元模式的学习。以获得职业上岗能力为目的,毕业时获得德国工商业协会(IHK)或手工业协会(HWK)的职业能力证书,获得在德国正式工作的资质证明,属于非学历教育。 根据2020年3月1日颁布的德国《技术移民法》第18段“关于技术工人移民的原则”,技术人员完成了德国承认的国家职业培训或学习后2年,可以申请专业人员永久居留许可证。
Azubi双元制护理学士

Azubi双元制护理学士

双元制教学模式(Duales Studium)是德国的一种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实现对学生进行双管齐下的教育和实践的体制。德国的学生完成第2初阶或第3阶段的学习后进入学校(职业学校、应用科技大学)开始学习,整个培训在工厂企业和企业之间进行,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教学理论密切结合。 由于德国社会老龄化严重,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凡年满18-40岁,身体健康,中专以上学历不限专业均可以申请护理学双元制高等教育(护理学士)。
赴德护士

赴德护士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德国对于医疗护理岗位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全国有234万人需要护理(不计疫情因素),护理岗位缺口达到7万人以上,并且这一态势还将继续扩大。因此,德国向全世界招收专业护理人员,凡中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专业人员均可以申请赴德护士。安拙护士招募项目主要为德国的各类公立和私立医院招收有经验或受到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岗位包括:内科护士、外科护士、助产护士、ICU护士、急救中心护士、康复护理、养老院护士。
德国铁路(DB)程序员招募

德国铁路(DB)程序员招募

德国铁路公司(德语:Deutsche Bahn AG)一般简称为德国铁路(DB),是一家总部设于柏林的德国国有运输公司,于1994年在法兰克福创立,由原德国联邦铁路及德国国营铁路合并而成。公司重新于2000年迁到柏林,入驻位于波茨坦广场旁新落成的铁路塔。 因系统升级,全球范围内广招计算机软件软件工程师100名,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应届生也可申请), 英语6级(CET-6)及以上皆可申请,无需德语基础。
哈勒大学人类医学硕士项目

哈勒大学人类医学硕士项目

哈勒-维滕贝格马丁路德大学(德文:Martin-Luther-Universität Halle-Wittenberg,MLU)是德国一所国立的研究型大学,位于哈勒和维滕贝格。它是一所于1817年由两所大学合并的德国大学。其中较旧的一所Leucorea大学在1502年于维滕贝格建立,较新的一所则于1694年于哈雷建立。QS世界排名470,医学专业世界排名350,德国排名29,是一所顶尖医学院校。 安拙留学-哈勒大学医学院硕士项目,携手欧洲顶尖医院,将临床与理论结合,培养高端医学人才。
IHK职业培训移民

IHK职业培训移民

IHK职业培训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下的传统形式,需要获得职业能力的学生在企业和合作职业学校进行双元模式的学习。以获得职业上岗能力为目的,毕业时获得德国工商业协会(IHK)或手工业协会(HWK)的职业能力证书,获得在德国正式工作的资质证明,属于非学历教育。
144家德国企业联合招聘:会计

144家德国企业联合招聘:会计

会计工作,年薪可达63000欧元。可签约企业:戴姆勒股份公司(豪华车生产商)、大众汽车集团(汽车公司)、罗伯特·博世公司(《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75位)、日默瓦(旅行箱品牌)
Azubi双元制签约学士+工作

Azubi双元制签约学士+工作

双元制大学生(Duales Studium)是德国大学在总结传统德国双元制教育(Duale Ausbildungssystem)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职场实训和大学理论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双重学习方式。国内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年轻人通过企业委托培养方式,远程签约、语言达标后赴德,按照德国青年的常规模式,报到后由德国企业保送大学,同时接受大学教授和企业培训师的双重培养,大学学士和同专业职业能力双证书同修的一种新型留学模式。按照培养方向的不同,本科学制3~5年不等,每个培养生在常规大学教育之外接受企业的岗位定向培养,成为学术加职业双能力人才,按月领取学习补贴(800-1600欧元/月),毕业后可在培养企业直接就业。
Java程序员--德意志银行总部

Java程序员--德意志银行总部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德意志银行全称德意志银行股份公司,是一家私人拥有的股份公司,世界上几个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总部设在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其股份在德国所有交易所进行买卖,并在巴黎、维也纳、日内瓦、巴斯莱、阿姆斯特丹、伦敦、卢森堡、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等地挂牌上市。1995年底,拥有德意志银行股本的股东为28.6万。截止到2017年,德意志银行集团总人数97535人,为约800万名顾客提供服务,包括世界各国的个人、企业、政府机构、银行和公共机关等。德意志银行拥有资产超过9960亿马克,约为人民币42000多亿元。
IHK职业教育

IHK职业教育

IHK职业教育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下的另一种形式,同样是双元,不过人群是面向参加职业培训的同学。培训场景一是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
  • 座机:400-665-6526  027-8885 9979  
  • 手机 / 微信同号:13349938921  
  • 邮箱:info@angeledu.top、bsn@angeledu.top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7号中商广场写字楼A座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