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学前:留学生群体差异大,入学前准备不足
抵达德国前的准备阶段、留学生个人的学习预期和动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留学动机比预想的更为多样,如有的学生是因为德国教学质量好,而有的则是希望通过留学经历得到自我发展或改善就业前景。留学生入学前受教育背景不同,很多学生在德国入学时感觉准备不够充足,官方要求的语言水平与留学实际需要的语言水平有差距。鉴于留学生群体文化和语言水平差异较大,需要区别对待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
(一)入学前就读经历
参加此轮调查的本科留学生中78.6%入学前在德国以外的国家就读中学,17.1%在德国读预科类学校,4.4%在海外德国学校2就读。本科留学生中52.5%之前没有上过大学,19.4% 已上过大学并至少已获得一个毕业证书,28.1%已上大学但未毕业。
(二)入学前工作经历
综合性大学有全职工作经历的本科留学生占12%,硕士生占27%;应用科学大学有全职工作经历的本科留学生占23%,硕士生占35%。
(三)留学动机
目前的分析结果表明,就学动机对学业成功与否影响最大。专业兴趣和内在动力越高,中断学业的可能性就越小。留学生中93%表示因内在动力,即为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而选择来德国留学;同时91%
是为了改善就业前景和语言能力;77%为了了解新的国家或拥有一段令人兴奋刺激的经历;51%为了能生活在安全和平的环境;29%因为留学和生活费用较低;23%为了得到其他人(父母、朋友、同学、同事等)的认可。
(四)准备留学前的困难
根据德国海外学校管理中心(ZfA)统计数据,全球共有140所海外德国学校。留学生在准备赴德留学前碰到的主要困难有:德国大学的申请和录取(42%)、为申请签证提供经费证明(39%)、德语能力证明(37%)、德国签证/居留许可(36%)、德国大学对留学生所持中学或大学成绩的认证(28%)、德国生活日常信息的获取(17%)等。
二、入学阶段:高校支持措施多,但受益留学生相对较少
德国高校重视对留学生的服务和帮助,但往往经费不够充裕。在入学初,留学生比德国学生更需要大学的支持,高校有针对性地就专业、相关组织机构和社会问题等提供信息和咨询,非常必要。但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留学生能从中受益,并且参与的积极性在后续的学习阶段不断降低。如何使这些现有的支持措施更有效地得到应用,更好地做好宣传尤为关键,特别是语言(德语)培训,不仅是在入学初期,应当伴随整个留学过程,以避免留学生因语言能力不足无法完成毕业论文。
(一)德国高校提供的支持
大部分德国高校为留学生提供专门的咨询和支持,如入学预备课程或专业导学、文化融入活动等。本科留学生在第一学期和第四学期分别有46%和25%参加这类活动,硕士留学生参与度比本科生高,分别为55%和36%。其中留学生第一学期参与的大学提供的支持类活动主要有专业导学(本科和硕士生各为61%和74%)、针对留学生的一般性咨询(53%和63%)、大学注册辅助(24%和40%)、入学预备课程(34%和20%)等。
(二)居住情况
第一学期有39.7%的留学生住学生宿舍,49.3% 租房,7.2%住父母或亲戚家,3.9%自有住房。
三、留学过程中:非学术因素也是影响留学生学业的关键
大部分留学生在第一学期往往会向自己国家或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寻求帮助。硕士生比本科生感觉困难小一些,可能是因为他们学习经验更为丰富,而且硕士阶段留学生比例也更高。大学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打工负担学习费用的学生比例逐渐提高,原因可能在于家长资助和本人积蓄减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留学生平均支出最低。经费困难是阻碍留学生继续学业的重要因素。
(一)语言水平
德国大学的专业数量和英语授课专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8月,德国高校共有20854个专业,英语授课本科和硕士专业分别为273和1434个,分别占2.9% 和14.6%。
1. 留学生选择英语和德语授课专业比例
根据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2020/21冬季学期对74所大学2万名留学生的抽样调查,64%的硕士留学生注册英语授课专业,19%注册英语和德语混合授课专业,只有15%注册德语授课专业。本科留学生的情况完全不同,49%注册德语授课专业,26%注册英语授课专业,23%注册英语和德语混合授课专业。本项目(SeSaBa)抽样数据显示,注册英语授课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留学生分别为15%和72%。
2. 留学生语言能力
调查表明,英语授课专业的留学生英语能力高于德语授课专业留学生的德语水平。在自我评估中,英语授课专业的留学生表示自己的语言能力足够应对学业,同时德语授课专业的留学生表示自己的德语水平能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交流。
对第一学期和第四学期留学生的调查表明,大部分留学生自我评估语言能力在此期间有提高,硕士生中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在日常生活交流方面,英语授课专业留学生感觉语言能力有提高,而德语授课专业留学生自感进步甚微。在学业方面,部分英语授课专业留学生自感语言能力能很好应对学业,但在学习过程中(第一至第四学期)语言能力反而有所下降。第一学期语言水平较低的留学生则感觉语言能力提高较多。这说明语言水平低的留学生提高空间较大,而水平越高,提高的难度也越大。
3. 留学生课堂参与度调查表明,留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语言水平并非首要决定因素,而是本轮调查未涉及的其他因素。德语授课专业本科和硕士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比例低于40%,而英语授课专业留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高于德语授课专业留学生,本科和硕士生分别约为50%和60%。
(二)经济状况
1. 主要经济来源
留学生中断学业的主要原因,除了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条件不满意外,经济原因也是最常见的。第一学期主要经济来源为父母、亲戚或伴侣资助的本科和硕士留学生分别为60%和57%,主要依靠自己打工的本科和硕士留学生分别只占17%和14%。至第四学期主要依靠家庭资助的留学生比例降低(本科生和硕士生分别为47%和
36%), 主要依靠自己打工的比例上升(本科生和硕士生分别为31%和42%)。调查显示,打工与中断学业没有直接的关联,也未影响成绩的变化,但会导致每学期获得的学分减少,影响学业进度。
由于大部分(77.96%)留学生只有限期居留许可,无法获得国家资助,仅少数留学生可获得政府提供的联邦助学金(BAföG)、子女补贴(Kindergeld)、孤儿补贴等。以奖学金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本科和硕士留学生分别为5%和10%。
2. 平均支出金额
在第一至第四学期这个学习区间,大部分留学生平均支出有所减少,原因可能是对在德生活费用预计不足,家长资助和自有积蓄减少。
热品推荐